所有細菌的表面均具有一層稱為細胞壁的結構,其組成成分主要為肽聚糖(peptidoglycan)。肽聚糖的存在在于提供了細菌細胞壁的強度,具有機械性保護意義。革蘭氏陰性細菌在肽聚糖的外側還含有一層稱為外膜(outermembrane)的“單位...
誘生內原性熱原(endogeneonspyrogens,EPS)的間接作用,使內毒素引起了機體發(fā)熱。誘生內原性熱原之一為白細胞介素-1(interlenkin1,1L-1),本篇文章介紹白細胞介素-1對造血細胞的影響。IL-1是一種高活性的...
白細胞介素-1(interlenkin1,1L-1)的間接作用,可使內毒素引起機體發(fā)熱。本篇文章介紹IL-1的受體分泌及調節(jié)介紹。IL-1的受體有兩種:IL-1RⅠ和IL-1RⅡ。三種IL-1都能與受體結合,IL-1Ra與受體結合后不引發(fā)信...
內毒素檢測儀是一種特殊的生化分析儀器,廣泛應用于臨床、制藥、食品安全等領域。下面將介紹檢測儀的原理、分類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,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并正確使用。一、原理內毒素是一種存在于大多數(shù)細菌細胞壁內的有害物質,其在人體內會引起很多嚴重的疾...
proIL-1β合成以后主要存在于細胞質內,經(jīng)過加工切割后轉運到細胞外。IL-1β中前半部(氨基酸1-116)也能在絲氨酸殘基上發(fā)生豆蔻?;?,但不同于IL-1a,proIL-13無膜結合型,僅有微弱的生物學活性。一些proIL-1β或存在...
白細胞介素-1(IL-1)的間接作用,可使內毒素引起機體發(fā)熱,本文介紹白細胞介素-1(IL-1)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的分離。用補體C5a,低氧、凝血等刺激可以誘導單核細胞大量合成IL-1βmRNA,但無IL-1β的翻譯,說明兩者并不一致。即使...
內毒素注入機體后即可見到眾多生物學作用的出現(xiàn)。但在自然條件下細菌胞壁中存在的內毒素所發(fā)揮的作用并非如此典型。內毒素自感染的細菌釋放后,將受到體內酶系統(tǒng)的作用而發(fā)生一系列結構及功能的改變,最終以無毒性、無活性的終產(chǎn)物而分泌出體外。在這一動力學...
一、表達不同的生物學活性的分子基礎內毒素一方面表達有益作用,另一方面又可表達毒害作用,故而應用內毒素及其類脂A的化學降解片段,特別是化學合成的衍生物,可從分子水平了解內毒素(類脂A)結構中分別表達有益和毒害作用的最小結構片段。例如,已經(jīng)合成...